关灯
护眼
字体:

40.同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座道观,观中广植桃花,远远望去,灿若云霞,美不胜收。

    “想是江王建的吧,”元娘瞥了眼,道:“风筝也捡了,我们走吧,捡风筝也就罢了,再去窥探别处,便是我们失礼了。”

    宪娘也表示赞同,轻轻颔首,谢华琅当然不会有异议,只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坐在马上回身去看时,禁不住感慨:“这么美的桃花,我还是第一次见呢。”

    几人方才一通嬉戏,此刻已经有些累了,女婢在溪流便铺了软毯,席地而坐,行酒令取乐。

    谢华琅颇通此道,接连赢了几回,换了元娘宪娘身上玉佩去,那二人奋起反击,往来几次,终于赢了她一回。

    “居然输了,”谢华琅无奈的揉了揉额头,道:“你们想要什么?”

    “要东西多没意思?”宪娘眼珠狡黠的转了转,道:“枝枝,那道观里桃花开的那么美,你敢不敢去求一枝来?”

    “不好吧,”元娘轻扯她衣袖,迟疑道:“说了不往那边去的。”

    “去就去,我才不怕,”酒壮胆气,更不必说谢华琅原就不是怯弱之人,佩上帷帽,她翻身上马:“你们等着,我去去便来。”

    ……

    谢华琅催马往那道观方向去,越是临近,愈见观中桃花绮丽多姿,等到道观门口,便见青石砖台阶上薄薄积了一层粉色花瓣,十分清雅。

    “女郎止步,”道观门口正有几个年轻道士洒扫,见她骑马而至,道:“道门清净地,不见外客。”

    谢华琅示意侍从在台阶处等候,自己上前,笑道:“何处是内,何处是外?”

    那年轻道士被她问的怔住,迟疑一瞬,道:“方外之人是外,修道之人是内。”

    “哦?”谢华琅笑问道:“小道长,你得道了吗?”

    世间修道之人千千万万,谁敢说自己得道了?

    谢华琅尚且佩戴着帷帽,见不到她面容,然而只听她声音,也知是个妙龄女郎。

    那年轻道士被她问住,禁不住脸红起来,踌躇道:“反正,你就是不能进去。”

    “好吧,”谢华琅调转话头,又道:“道长,你们这是做什么呢?”

    另一个道士答道:“当然是清扫庭院。”

    “这就不对了,”谢华琅笑道:“你也说这是清净地,何来清扫一说?可见此地原也不清净。”

    几个年轻道士被她说的无言以对,最开始开口那个道:“女郎,你这都是歪理。”

    “世事有阴阳两面,要么正,要么负,道理自然是正的,哪里会有‘歪理’一说?”谢华琅笑道:“你们自称修道之人,却连我这方外之人都不如,这道观你们进得,我如何进不得?”

    那几个道士说不过她,一时梗住,谢华琅忍俊不禁,却见门内走出一个中年道士,白面无须,笑吟吟道:“女郎好口齿,敢问来此有何贵干?”

    谢华琅见他年岁不轻,便行礼道:“冒昧前来,想向此间主人讨一枝桃花。”

    “原来如此,”那中年道士面露恍然,笑道:“女郎暂待,我去问过观主。”

    谢华琅向他一笑:“多谢。”

    她在门外等了约莫半刻钟,便见那中年道士出来了,向她道:“观主请女郎入内一叙。”

    侍从们有些不安,谢华琅却不怕,笑道:“无妨,你们且在此等候便是。”说完,便同那中年道士一同入内。

    这道观十分古朴,白墙灰瓦,院植青竹,脚下是条石砖小径,清幽静雅。

    二人拐过那从青竹林,便到了后堂,那中年道士道:“女郎,请。”

    后堂里陈设十分清简,自帷幔至窗帘,皆是浅灰一色,连内室点的香料,都是透着疏离的冷香,想来其主人的确喜好清净,不喜奢华。

    谢华琅只大略扫了一眼,隔着帷帽,却也看不真切。

    她少有的生了几分好奇,趁进门空档,将帷帽掀开一线,悄悄向内瞥了眼,心中惊颤,险些怔在原地。

    内室上首处端坐着个极清冷的道士,年约而立,面似冠玉,已然蓄须。

    他年纪应也不轻了,虽也明俊,却不似少年郎君那般意气风发,然而岁月所赋予的雍容雅正,却如同陈年佳酿一般,因年华更见醇厚。

    那道士微垂着眼,不言不语,却清冽如一道剑光,谢华琅匆忙瞥了一眼,竟有风声鹤唳,剑气纵横之感。

    世间居然有这样的人。

    她一贯天不怕地不怕,然而此刻,却觉心神失守,险些乱了心绪,亏得自幼承教,不至在人前失了分寸。

    先前那中年道士领着她到一侧落座,谢华琅便听上首处那道士道:“我听衡嘉讲你与门前几人轮道,说的很有意思。”

    他的声音也轻缓,同这个人一样,清冷之中,隐约带着几分疏离。

    谢华琅定下心来,道:“口齿功夫而已,观主见笑了。”

    那道士淡淡看她,道:“女郎也学过道经吗?”

    谢华琅摇头道:“并不曾学过。”

    那道士又问:“那你觉得,什么是道?”

    谢华琅含笑答道:“我便是道。”

    “胡说!”那道士还没说话,他身侧的年轻道士便道:“你怎么会是道?”

    “道生万物,我亦身处其中,难道不可自称为道吗?”谢华琅嬉笑道:“小道长,你着相了。”

    “你又胡说!”那年轻道士气道:“着相是佛家说的,道家不这么叫!”

    “这有什么关系?言辞不过是外物,”谢华琅满不在乎,道:“殊途同归而已。”

    那年轻道士气急,似乎还要再说,那道士一抬手,他面色微变,连忙停口。

    “女郎,”那道士道:“你很有慧根。”

    “观主,你也说错了,”谢华琅笑道:“慧根是佛家用的。”

    那道士倏然笑了,他道:“殊途同归。”

    谢华琅闻言莞尔,心中却定了主意,伸手将帷帽摘下,展露面容,向他一笑。

    窗外桃花开的正盛,绮丽多姿,世间少有,然而这等绚烂风流,仍在她嫣然而笑时,尽失颜色,其风神秀彻,可见一斑。

    先前与她争辩的年轻道士不意这女郎生的这般美貌,一时竟看的怔住,忽然回过神来,满脸通红的低下头了。

    那道士目光清冷,径直落在她面上,谢华琅也不打怵,神情含笑,与他对视。

    内室安寂,一时无言,不知过了多久,还是他先退却了。

    眼睫微垂,他侧首避开她目光,低声念道:“无量上尊。”

    能给的退路都已经给过,谢偃不会再心软:“你若是不选,那我便替你选。”

    谢徽起身欲逃,身体却是软的,没几步便瘫在地上。

    她还正年轻,如同枝头将开未开的桃花一样,青春正盛,然而此刻,死亡的阴影已经弥漫在她身上。

    谢偃淡淡看她一眼,正待吩咐仆婢动手,却听室外有人回禀:“老爷,魏王世子来了。”

    谢令眉头猛地跳了一下,侧目去看谢偃,兄弟二人对视一眼,还是谢偃颔首道:“先去见过他再说。”

    魏王世子喜好诗赋,府中很有些大儒名士,许是受此缘故影响,瞧着颇有些风度翩然的文气。

    谢偃上前去同他见礼,谢令与谢允跟随在侧,卢氏毕竟是女眷,不好出场,便隔帘而坐,静听前厅动静。

    魏王世子姿态谦和,极为客气:“冒昧登门,令君勿要见怪。”

    谢偃道了句“岂敢”,同他寒暄几句,方才问道:“世子殿下此来,是为……”

    “令君容秉,”魏王世子含笑道:“是来提亲的。”

    他自怀中取出一枚玉佩:“我与府中二娘情投意合,已有白首之约,决意娶她做侧妃。”

    “世子殿下相中二娘,是她的福气,两厢情愿,也是你们二人的缘法。”

    谢偃不置可否,温和笑道:“世子殿下乃是宗室,正妃与侧妃皆有陛下钦点,我也不愿做棒打鸳鸯的恶人,倘若陛下肯降旨赐婚,那自然是佳偶天成,再好不过。”

    魏王世子先是面露喜色,旋即又有些迟疑,为难道:“我贸然去提,委实是有些……还请令君助我一臂之力,在陛下面前说和一二。”

    “世子殿下,要娶谢家女郎的是你,主动去求的却是我,您觉得这合情合理吗?”谢偃作色道:“谢家的女郎,但凡有些颜面,便不至于自荐枕席。”

    他这话有些一语双关,倒像是在暗指什么魏王世子无言以对,面露讪色,再寒暄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临走前道:“令君请二娘稍待,我必去陛下面前求旨,请娶二娘。”

    谢偃含笑送他:“我在此恭候。”

    魏王世子走了,他面上笑意消失无踪,谢令见状,摇头失笑道:“兄长是打算,叫他去试探陛下心意?”

    “陛下既肯将太宗遗物相赠,终究是对枝枝有意,若真如此,绝不会叫魏王世子娶二娘,乱了纲常,”谢偃有些苦恼,头疼道:“此事真有些棘手。”

    有仆婢来奉茶,卢氏接了,又打发他们退下,关闭门窗,亲自为那二人斟上。

    谢令道一声谢,又笑道:“兄长该早做准备,倘若陛下无心,倒还简单些,若是有意……”

    谢偃道:“有意又如何?”

    “若是有意,谢家免不得要争一争,踏进那漩涡之后,要么生,要么死,没有第二条路。”

    谢令饮一口茶,面色舒缓,语气刚决:“枝枝务必要诞育皇子,谢家也要竭尽全力,令皇子平安长成,承继大统。”

    谢偃何尝不明白其中关窍,喟然而笑,感慨道:“任重而道远啊。”

    谢令笑道:“又不是没有走过。”

    谢家赫赫高门,也不是没有过倾覆之危,谢偃与谢令的父亲早逝,兄弟二人也曾有过极难熬的时候,现下回首,当真是沧海桑田,弹指之间。

    兄弟二人一时感慨,卢氏却笑道:“枝枝怕已经知道陛下身份了。”

    谢偃微怔:“怎么说?”

    “今日枝枝遇上江王府二郎了,那时阿莹也在,见她神情不对,悄悄同我说了一嘴,叫仔细些,”卢氏笑道:“我猜,她八成已经知道了。”

    “儿女们大了,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罢了罢了,告诉二娘,魏王世子回复之前,她的性命暂且保住了。”

    “再则,”谢偃转向卢氏,轻笑道:“且看枝枝怎么打算吧。”

    ……

    魏王世子原以为谢偃会反对自己娶谢徽,甚至于事先准备了满腹说辞,哪知一句都没用上,便被客气的请出了谢府。

    他有些不解,还有些忐忑,却还是定了神,打算入宫去,请求赐婚。

    这机会千载难逢,谢偃方才又是和颜悦色,若是拖延久了,他改了主意,那可大大不妙。

    夕阳西下,在太极殿的窗棂上洒下一层绚烂金光,顾景阳便坐在窗前,望着不远处那从洁白如雪的芍药出神。

    许是那余晖太过温情脉脉,连带着他神情中,都透露出一丝恬淡的温和。

    衡嘉上前去,低声道:“陛下,魏王世子来了。”

    顾景阳头也没回,淡淡道:“他来做什么?”

    衡嘉答道:“说是来向您问安。”

    “朕躬安,”顾景阳道:“叫他回去吧。”

    衡嘉在心里同情魏王世子一小下,转身出去回禀,不多时,便重返回来了。

    顾景阳端起茶盏,缓缓用了口,道:“他走了?”

    “并不曾,”衡嘉回道:“世子说,想请您赐谢家二娘与他做侧妃。”

    “那是枝枝的庶姐,若与他做侧妃,朕再娶枝枝,算怎么回事?”

    顾景阳将茶盏合上,淡淡道:“叫他回去闭门思过,不要总是上蹿下跳,惹朕厌烦。”

    衡嘉心里的同情更深了:“是,奴婢明白。”

    顾景阳很快将先前之事搁置下,着意吩咐道:“窗外的芍药都开了,枝枝最爱这种明艳的花,见了必然欢喜,明日移植两株,带到道观中去。”

    衡嘉笑应道:“是。”

    ……

    既是到了夏日,天气自然愈见炎炎,前些时候倒还好,早晚时分总有些凉意,近来却是每况愈下,连清早起身,都觉周身沉郁,闷闷的透不过气来。

    而谢华琅房里,更是早早便用上了冰。

    今日晨间,她少见的赖床一回,因昨日劳累,想来母亲即便知道,也不会加以责备。

    采素采青也知道,故而极为耐心的在门外等,见日头渐高,内室却无动静,方才敲敲门,走了进去。

    “女郎醒了,怎么不做声呢?”

    采青入内之后,便见谢华琅躺在塌上,头枕手臂,姿态悠然,轻嗔道:“若是误了前去相会的时辰,怕是要责备奴婢们。”

    谢华琅躺在塌上,未曾起身,衣袖掩面,忽然一笑:“责备你们做什么?”

    她轻轻道:“我不会再去了。”

    采青吃了一惊,采素也一样,二人面露诧异,想要开口,却也无从说起,僵立原地,有些担忧的唤了声:“女郎。”

    “其实也没什么。”

    谢华琅将衣袖放下,扫一眼那二人,神情倒很洒脱:“你们就当我先前是中了降头,现下解了罢。”

    ……

    顾景阳吩咐人移植几株芍药过去,又恐很快便凋零,便叫人挑了含苞待放的,又亲自剪了几枝盛放的插瓶,安置于桌案之上。

    然而他等了很久,直到那几枝芍药都有些委顿时,都不见有人来。

    也不知怎么,他心里忽然生出几分不安来。

    “衡嘉,”顾景阳顿了顿,道:“枝枝怎么没有来?”

    衡嘉迟疑道:“这个……”

    顾景阳道:“朕哪里又惹枝枝生气了吗?”

    事实上,衡嘉见谢家女郎久久不来,再思及从前那一回,心里比顾景阳还要慌乱许多。

    听他这样问,衡嘉勉强笑了笑,道:“怎么会?女郎同陛下情投意合,几时生过气?”

    顾景阳淡了神情,垂下眼睫,不再言语。

    衡嘉更不敢多嘴,悄悄出去,到山门处守着,眼巴巴盼着人来。

    他的运道不差,等了不多时,便见有人骑马而来。

    衡嘉欢喜的几乎要给谢华琅跪下了,哪知等人到近前,却认出来人不是正主,而是谢家女郎身边的女婢。

    他心头一突,道:“你家女郎呢?”

    “女郎有事,来不了了,”采青道:“吩咐奴婢送东西过来。”

    “送东西?也成,”衡嘉忙不迭领着她进去:“快些,快些。”

    顾景阳见了采青,也是怔了一下,眉梢微蹙,道:“怎么是你?”

    采青便将先前同衡嘉说的话,同样说与他听。

    顾景阳语气略微柔了些:“枝枝叫你来送什么?”

    采青便将手中捧着的檀木盒递上,衡嘉接过,呈了上去。

    那只檀木盒不过巴掌大小,顾景阳伸手打开,见了内里东西,眼睫忽颤,呼吸却顿住了。

    是从前他赠与她的那枚玉佩。

    将那枚玉佩取出,底下是一张折起的纸条,顾景阳将那玉佩握在手里,无意识摩挲几下,方才展开来看。

    纸上是熟悉的簪花小楷,只写了一句话,那字迹十分秀逸,语气却刚绝。

    还君旧时意,故来相决绝。

    顾景阳似乎失了魂,一向深邃灵转的双目,都有些滞然,静默许久之后,终于回神。

    他将那张纸条团起,捏在手中,敛于衣袖之下,抬眼道:“枝枝呢,她怎么没有来?”

    采青先前也是见过这位道长的,只觉清冷俊逸,天生一股疏离秀彻,不可近观,今日被他如此注视,方觉胆战心惊,不自觉垂下头道:“女郎说,她以后不会再来了,也请您多保重。”

    顾景阳手指颤抖,竟没握住掌心那团纸条,落到地上之后,滚了两滚,方才停下。

    衡嘉先前见他神情有异,便知谢家那位姑奶奶怕是又要作弄人,现下听采青如此言说,一颗心险些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下意识去看顾景阳,却见他亦神情恍惚,状若失魂,心中一颤,慌忙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又是久久无言,内室人皆噤若寒蝉,却听顾景阳缓缓开口,涩声道:“枝枝有没有再说别的?”

    采青想了想,道:“女郎说,从前多有冒犯,请您勿要见怪。”

    顾景阳合上眼,道:“还有呢?”

    采青有些为难,将头垂的更低:“没有了。”

    “谁成天板着脸装正经,那我就说谁,”谢华琅才不怕他,眼波微荡,似喜似嗔:“道长,我可不惯你这些毛病,以后要是再这样,我再不来找你了。”

    顾景阳目光含笑,丰神如玉,轻轻道:“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谢华琅理直气壮道:“我心里中意你,巴巴的往这儿跑,你会看不出来?我从小到大,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喜欢你三分,你起码得还我六分,这才叫礼尚往来。”

    “枝枝,”顾景阳失笑道:“你这叫高利贷,不叫礼尚往来。”

    谢华琅抬眼看他,语气娇蛮:“有本事你别贷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