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68.孤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先前平定岭南陆秉坤后,陈鳌自请驻守岭南,韩镜又以边境百姓苦劝紧逼,永昌帝迫于无奈,只好应允,将重任寄在郑玄英肩上。

    若是郑玄英也走了,他身边还能剩几人能托付?

    永昌帝直觉不妥,连连摇头,“没旁人可派吗?”

    韩蛰眉目微沉,“京城内外的形势,皇上比臣更清楚。节度使尾大不掉,很难调令,范通生乱,要从他手里接手云州军务,甚为艰难。要加固边防,须派熟悉北地情形,又有威信能服众的将才前往。郑玄英在北地十数年,曾任云州守将,又通晓边境情形,有报国之心。除了他,别无选择。”

    关乎家国战事,他声音冷沉,态度强硬。

    永昌帝抬头瞧着那张冷硬的脸,神情肃然凝重,昂首挺胸而立,不似从前恭敬。

    但此刻,显然已无暇计较这些。

    案头上军报堆叠,范通起兵令朝堂上下慌乱,剑锋直指京城,令他坐立不安。南衙老将们都已年迈,有本事打仗的又都在节度使之位拥兵自重,难以征调出兵。虽也有旁的小将,却不及韩蛰文韬武略,有平叛讨贼之功。

    能在这危急关头帮他平定祸乱的,算来算去,仿佛仍旧只有韩蛰。

    哪怕韩蛰对他不敬,他能怎样?

    而至于郑玄英……

    永昌帝舍不得这位赖以保命的悍将,迟疑不决。

    韩蛰轻抚袍袖,沉声相劝,“战事一起,形势瞬息万变,朝廷须尽快派将领平定祸乱,不能耽搁。若边关失守,外寇入侵,内乱再起,京城更难保全!”

    这道理永昌帝倒是明白,否则岭南的事上,他也不会听甄嗣宗之言将陈鳌也派出去。

    殿里死寂沉闷,永昌帝拧眉挣扎了半天,想不出旁的对策,只能依从韩蛰。

    “那就……派郑玄英去吧。”

    韩蛰拱手,“皇上圣明。”

    ……

    永昌帝一旦退让,气势便弱了许多。

    边关的危局似乎有了对策,君臣便商议平定范通叛军的事。因临近的西川和河阳尚未露出愿襄助平叛之态,河东又紧邻京城,跟皇宫只隔着一层京畿守军,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永昌帝想想就觉得坐卧不安。

    昔日对范贵妃姐妹的宠爱荡然无存,永昌帝心里此刻只有被欺瞒背叛的恨意。

    那恨意和恐惧令他神情扭曲,双手紧握在袖中,几乎爆出青筋。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永昌帝纵没有那等胆魄手腕,却也咽不下这口恶气。

    宫城内他靠着羽林卫保命,宫城之外,他能握在手里的利剑便只有韩蛰而已。

    是以韩蛰提到军情紧急,须派重病速战速决,挫范通之锐气,为京畿守军赢布防拒敌的空隙时,永昌帝毫不迟疑,拨了六千禁军给他,命韩蛰务必击退范通,平定祸乱。

    北衙禁军三万余众,屯兵在皇城以北。

    京城危在旦夕,永昌帝却只肯拨这点军马,还真是自保为先,毫无大局之念。

    韩蛰唇边压着冷笑,跟永昌帝定下随他平叛的副将等职,话锋一转,道:“贵妃身在皇宫,范逯又在京城结交甚众,先前范自鸿在宫中捕风捉影,以刺客之名擅闯东宫,足见禁军已非铜墙铁壁。”

    永昌帝颔首,心里也是犯愁。

    范自鸿强闯东宫,他虽未计较范家,却处置了那几名没能捉回刺客的禁军。

    因禁军关乎身家性命,他也抽空琢磨过,知道那些人应是与范自鸿串通一气。过后也召羽林卫将军柴隆到跟前训斥,叫他加紧约束,却没能想到对策。

    此刻被韩蛰戳中心事,永昌帝只觉头疼得要裂开似的。

    他没半点头绪,只闷声道:“朕也发觉禁军有些不妥。”

    御案之下,须发已半花白的韩镜适时拱手,“此次禁军抄查范家府邸,刑部尚书曾对臣提及范家往日许多而恶行。范自鸿在京城屡次行凶伤人,可见皇宫内外,也都有内应。皇上该留意防范,拔除范家内应,免得宫中生乱,危及皇上和太子性命。臣每每念及此,担忧皇上龙体,夜不能寐。”

    他在永昌帝跟前总是忠厚之相,比起韩蛰的冷硬,更擅循循而诱,缓言进谏。

    永昌帝只觉皇宫内外、京城内外都一团乱麻似的,越来越乱,越来越难收拾,只能请教高明,“韩相觉得,当如何应对?”

    “命锦衣司和刑部迅速彻查宫禁防卫,若有心怀不轨之徒,立即处置。”

    “此事便请韩相费心,朕命刘英协助。”

    “臣遵旨。”韩镜拱手。

    永昌帝活了小半辈子,还是头回带病临朝,费心费神。这会儿头昏脑涨得厉害,实在撑不住,见有了头绪,便放心去歇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