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乘船南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乘船南下

    从宿迁离开的时候,皇上决意乘船南下。

    陈文心马车坐得四肢酸痛,听说能坐船,十分高兴。

    他想着,船要是行的稳,那就和平地上一样。

    皇上说是大船,地方大就可以走动,不用困在车厢里头。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等到河边见了那船,她才知道什么叫大。

    船身足有三四十米长,前为开阔甲板,后为二层楼豪华船舱。

    船身整体以明黄色装饰,两侧有飞龙、祥云和奔马图案。

    看来这微服私访如今是要改成公访了。

    皇上在宿迁动静这样大,还有谁人不知?

    行踪已经被知晓了,再轻车简从反而不安全,干脆就大张旗鼓起来。

    这点她明白,只是这龙船之豪华,还是令她眼前一亮。

    除了这一艘主体的龙船之外,后头还跟着两条稍小的船,主要是给兵士随行保护的。

    河上有风,打得那船帆猎猎作响。

    陈文心站在甲板上看下去,只见送行之人比他们初来宿迁那日还要多。

    这些人多数都是受灾的乡民,如今衣裳齐整,面带生机。

    在龙船开动之时,他们齐齐下跪伏身,替他们送行。

    两侧的水手升起了帆、拔起了锚。皇上坐在甲板正中的金黄龙椅之上,看着两岸的百姓面带微笑。

    瞧他那笑容,就差挥手致意了。

    陈文心往上头一看,巨大的明黄色船帆共有四扇。其中最前头的一扇,就在皇上的身后。

    李德全也在望那船帆,见着陈文心的眼神,会意地一点头,往皇上身后站近了些。

    这要是船帆突然掉下来了,他还能给皇上挡一挡。

    皇上注意到他的动作,心情好便没嫌他多事,反而解释道:“这帆并不直接迎风,受风的阻力较小,不会掉下来的。”

    他眉眼上挑,有些得意道:“咱们大清的帆船和西洋的不同,四个风帆是横向的,且稍倾斜地面对迎风面。”

    “这样能够使船只即使在逆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高速前行,无需像西方帆船一般降帆。”

    陈文心对船只的发展并不了解,不过按照皇上的语气来说,大清的造船技术是优于西方的。

    从康熙到光绪,不过是百来年的光景。

    为何同治、光绪年间列强入侵时,中国的海上舰队已经不堪一击了呢?

    皇上继承了清太祖的遗志,不喜西洋贸易过度进入大清。

    和顺治或是皇太极相比,他已经算得上开明了,还能任用南怀仁这样的洋人官员。

    但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某种思想不会改变。

    大清是骄傲的,西洋是蛮夷,是令人轻视的。

    这也就是后世所谓的闭关锁国政策了。

    其实此罪不该怪在皇上、或者清太祖身上,这种思想最早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的。

    洪武四年朱元璋对大都督府发布敕谕,其中一段话说得非常清楚。

    “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苟不禁戒,则人有惑利而陷于刑宪矣尔其遣人谕之,有犯者论如律。”

    这固然与历史悠久的重农轻商思想有关,也因为那个时候的西洋,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确实落后于中国许多。

    倘若从皇上这能够改变这个思想,后世的清朝皇帝也不至于继续加强闭关锁国,导致错过了世界的科技大发展……

    皇上见陈文心没有说话,她的神色若有所思。

    “想什么这样入神?”皇上不满地挑眉看她。

    哼,竟然在朕说话的时候走神。

    她回过神来,想着皇上刚才说这帆是极其优良的,并且十分稳固。

    “皇上可曾听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这话的原意是,家里积累千金的富人,不要在屋檐之下休息。

    按照常理来说,屋檐下有什么好危险的?不过有钱人惜命,行事还是小心些的好。

    皇上笑道:“念念还读过《史记》?朕竟看不出来。”

    皇上竟然看不起她,那她可就要卖弄卖弄了。

    陈文心也学着皇上的样子,眉毛一挑,“皇上以为这话说得有理否?”

    他接受到了挑战的意思,不禁认真思考才回答道:“有理。只不过朕以为这金银的富有,并非最重,而是权位最重。”

    “一个拥有千金的商贾,和一个两袖清风的地方父母而言,孰轻孰重呢?”

    “朕以为,应为高位之子,坐不垂堂。”

    这句俗话说有钱人要惜命,皇上却以为掌权者要惜命。

    陈文心反驳他,“然则一个地方父母若是惜命到这种程度,他还会体恤百姓、效忠皇上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